西泠印社集团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资讯详情

城事寻踪 | 西泠访古·一千二百年前的钱塘掘井人

发布时间:
2020/03/23 13:55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
城事寻踪

明嘉靖年间(公元1522年-1566年),钱塘进士田汝成曾著《西湖游览志》,文中记载:“自断桥西径湖中,过望湖亭,为孤山、四贤堂……”根据该志稿,为纪念曾为杭州做过巨大贡献的官员李泌、白居易、苏轼及隐士林逋(林和靖),明正德年间(公元1506年-1521年)曾在孤山建有四贤堂([清]梁诗正、沈德潜等著《西湖志纂》亦称其为“四贤祠”)。

游览孤山,现已无法寻到四贤堂遗址。根据志稿,“堂之左旧有四照阁”,即四贤堂的东边旧时有四照阁。换句话说,四贤堂的位置在孤山四照阁的西边。但现今孤山上的四照阁并非志稿中提及的四照阁,志稿所记四照阁“成化间都御史韩雍复建,嘉靖十四年毁”( 《西湖游览志》)如今孤山上的四照阁由西泠印社重建而成。西泠印社落成后曾于原址修建四照阁,但1924年印社新建华严经塔时选址四照阁处,于是便将四照阁迁建于如今的位置。所以,四贤堂的真正位置应位于现今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华严经塔的西边(仍需考证)

△ 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四照阁旁远眺西湖。四照阁一直保留茶室功能,文学大家鲁迅、茅盾等曾在此饮茶。

 

四贤堂所纪念的“四贤”中,白居易、苏轼及林逋因在文坛建树颇丰,人们更加熟悉。相比之下,人们对李泌比较生疏。其实,李泌亦是文章能手,《三字经》中“泌七岁,能赋棋”中的“泌”就是指李泌。《新唐书》记载李泌“七岁知为文”,得唐玄宗召见。 

李泌字长源,京兆(今陕西西安)人,历经唐朝玄、肃、代、德四朝,辅佐几代君王,协助平定安史之乱,是个传奇人物。2019年度大热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中天才少年李必的原型便是李泌。李泌数次出仕又数次归隐,《旧唐书》称其“潜遁名山,以习隐自适”,未身担要职时又“权逾宰相”。

△ 《旧唐书》书影。图片来源:杭州图书馆瀚堂典藏数据库。

李泌与杭州有着极大的渊源。

李泌曾于唐德宗建中二年(公元781年)出任杭州刺史。其主政杭州期间,做了很多与水有关的惠民工程,被列入“四贤”理所当然。

 《西湖游览志》记载李泌曾“引湖水入城,甃六井以解斥卤,民到于今赖之”。因杭州是斥卤海地,地下水十分咸苦。李泌到杭州后,发动百姓凿了六井引西湖清水,这一饮水工程使百姓摆脱了喝咸苦水的痛苦。苏轼在《乞开杭州西湖状》中亦有说明:“杭之为州,本江海故地,水泉咸苦,居民零落。自唐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,然后民足于水,井邑日富……”

 

△ 李泌所凿六井之相国井旧址,现位于解放路浣纱路口。

 

这种井不同于寻常的井,由入水口、地下沟管、出水井组合而成,实际是一个城市给水系统。这一民生工程前后接力延续了数百年,《新唐书》记载白居易来杭后“复浚李泌六井,民赖其汲”,《续资治通鉴》中提及苏轼主政杭州时“以余力复治六井,民稍获其利”。

 

△ 李泌凿井引水横截面示意图,不准确,仅为演示。

 

李泌当年所凿的六井,大致在今湖滨沿线一带,自南向北分别为相国井、西井、金牛池、方井、白龟池、小方井,多数已被填埋,现仅存相国井。1986年,杭州市人民政府将整修后的相国井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在旁边立碑记事。2003年,杭州市人民政府又在湖滨三公园建立了李泌引西湖水入城纪念标志。

 

△ 湖滨公园李泌引水纪念标志。

 

李泌的另一桩惠民工程是利用西湖修建了一个水利工程,筑石函桥,并“置水闸以泄湖水,溉田无算”([清]顾祖禹著《读史方舆纪要》)福泽后世。后于李泌来杭的白居易在前人的肩膀上接力杭州民生工程建设,利用原先的水利设施,加上新修湖堤、建水闸、修渠道等,联合使用下游河湖,灌溉今杭州至海宁一带土地千余顷。白居易在《钱唐湖石记》中记载:“钱唐湖(西湖)一名上湖,周回三十里。北有石函,南有笕。凡放水溉田,每减一寸,可溉十五余顷……”

石函桥、石函闸位于原昭庆寺(今少年宫广场)西边,即现在的望湖楼东边、保俶路口附近,因西湖配水系统、周边河道、路网及建筑物的变更,现已不复存在,但断桥北边的“石函路”像是另一种方式的铭记。

 

△ 1931年《杭州电厂营业区域图(杭州区)》部分,红圈内为石函闸,石函闸东边另有涧水闸(现今不存在)、圣塘闸(经整修现仍在使用)。图片引自:杭州档案馆编《杭州古旧地图集》,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。

 

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,是以记之。

 

 

 

 

供稿 | 办公室(法务内审部) 孙蕾蕾

编辑 | 张鹤立